——記中冶寶鋼技術一線員工何永清 上海,一座璀璨輝煌的世界大都會,全國乃至世界金融中心,航運物流中心,貿易中心,經濟中心,發展日新月異。當我們生活在這個大城市中,享受著交通的便捷,生活的美滿;當我們站在浦東環球金融中心的最頂端,俯瞰上海林立的高樓,感慨人生,享受幸福的時候。是否會想起城市飛速的發展,默默無聞的農民工,他們把自己的青春、汗水奉獻給了這個城市,鑄造城市現在輝煌。何永清就是這千萬農民工中的一員。 寶鋼“八五.九”一期建成投產初期,也是國家改革開放的初期,對現代文明向往的小青年何永清,放下包袱,更新觀念,大膽走出農村,參與到上海寶鋼工程大建設中,在艱苦的冶金行業一干就是26個春秋。在這過程中,他一直堅信,只有自強拼搏,不等不靠,才能在艱苦的條件下,闖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正是憑著這股韌勁,他的管工技術在公司內達到一流水平,成為公司設備管道安裝方面的排頭兵,得到公司領導的高度認可、員工和業主的充分尊敬。他在平凡的崗位上不斷創造輝煌,在上海這座大城市里立足、發展。 他為了心中的夢想,在基層一線不怕苦、重、臟、累、險,為寶鋼的發展,為城市的繁榮做出突出貢獻。剛進城時,他是生活上的窮人、技術上的粗人,文化上的盲人,但他們沒有被這些所擊倒,而是吃苦耐勞,自強不息。經過多年的摸爬滾打,換“腦子”,找路子,還不斷充實自己。努力鉆研,開闊檢修視野,自學通過了上海市管工高級技能鑒定。參與《焦化行業焦化儲罐檢修技術集成》通過國家部級工法鑒定,使他成為一名出色的檢修“專家”。由于優異的表現,多次獲得中冶寶鋼技術年度“雙文明建設先進個人”和公司組織的各類定年修“勞動競賽優秀個人”光榮稱號。 干一行、愛一行、學一行、精一行,是何永清工作態度的真實寫照,他在參與寶鋼工程建設過程中,虛心求教,充實知識、創新技能,做事從來不馬虎,長期以來主要負責承擔寶鋼化工公司煤精廠設備狀態維護與檢修任務,包括寶鋼化工分公司硫酸、蒸氨、溶劑、廢水等的常規檢修、定年修和技改項目的施工。面對上百套的化工設備裝置,他一直把刻苦學習煤化工產品設備裝置的安裝、檢修維護方法作為自己成長的軌跡。從設備安裝簡單的定位圓規到精密的光學電子測距儀使用入手;從簡單的管道坡口打磨到大型管道的預制、安裝;從熟練掌握煤化工產品生產知識,到運用化工產品危險源辨識自我防護;從簡單地自己干好檢修工作,到帶領整個團隊圓滿完成工程的轉化。何永清同志就是這樣一步一個腳印的穩步走來,在煤化工裝置設備及管道制作、安裝、維護等方面頗有建樹,尤其在槽罐制作與安裝、化工介質管道制作與維護、大型鋼結構設計與安裝等方面有著獨特的方法與經驗。 1992年,上海大眾汽車廠設備、管道安裝施工時,管道安裝無圖紙,施工前僅有德方現場施工代表指出管道兩端接口位置,具體施工方法、管道排圖完全由施工人員進行自我設計,施工前期,為能圓滿完成整個施工任務,何永清多次在現場實地考察,繪制施工草圖,憑借多年的施工經驗,細化施工方法,僅利用23天將原本德方預計需要40天做完的施工任務全部完成,并在其后期施工驗收過程中一次性檢驗合格,試車成功,嚴謹的德國專家也不由得豎起大拇指。 寶鋼三期焦爐干熄焦鍋爐安裝、電廠設備安裝施工,該次施工尤其在管道方面要求過高,干熄焦鍋爐屬高溫高壓設備,生產過程中溫度550°,壓力55千克,管道安裝后需內部清潔無污物,管道橢圓度不小于85%,施工所有焊縫Ⅰ級探傷合格并且要求一次性通球試驗成功,否則項目失敗。為達到施工要求,他多次與設計院、點檢等進行溝通,了解項目施工的具體規范、要求,施工重點管控位置,并依據多年施工經驗組織施工,規劃施工節點及人員安排,贏得高度認可與贊許,為企業樹立品牌。 誠是根,信是本。誠是內在素養,信是外在表現,誠信與奉獻本就相輔相成。憑著對工作的熱愛,對技術的鉆研,何永清同志已經成為設備檢修與工程建設的中堅力量。他在不斷追求自身進步的同時,也將技能、經驗毫無保留的傳授給年輕人,薪火相傳,不斷推動著企業前行。 何永清同志還被身邊的同事親切的稱呼為化工隊的“慈善家”,他多次主動為困難職工及家屬捐款,雖然對于多數家庭來說只是杯水車薪,卻燃起了無數的希望。2014年,在得知劉興旺不幸罹患白血病,家中僅有的一點積蓄全部耗盡,而且還欠了一筆債,何永清即刻送去了1000元給予資助,不僅感動了興旺的家人,也感動了化工隊的每一位同事。多年來,他捐助衣物、用品、金錢不計其數,每當他獲悉工友遇到艱難困苦需要幫助,他便慷慨解囊相助;這已成為他長期形成的習慣。有人問何永清,你自己省吃儉用,為何對他人如此熱心慷慨?他微笑回答:“我從農村出來,深知人間困苦,助人為樂,知恩圖報是我做人的原則。” 何永清同志努力工作、辛勤勞作,也贏得了人生收獲。2016年被分公司從勞務工轉為正式工,他的辛勤勞動得到了回報,他宛如一棵不罹凝寒的松柏,在人生最燦爛的時節為公司的發展建功立業。 
工作近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