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從上海市總工會獲悉,中冶寶鋼技術第三分公司高級技師張曉東被評為2018“上海工匠”稱號。 此次“上海工匠”培養選樹活動面向全市各行各業在職職工,重點聚焦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型新興產業,重點關注基層一線、關注操作崗位職工、關注產業工人群體,參選職工不受性別、學歷、職級、職稱、技能等級、榮譽基礎等條件限制。活動得到了本市各區局、產業工會和相關社會團體的高度重視、積極響應,共有60多個區局(產業)工會和行業協會在區域內或行業內開展工匠選樹活動。通過逐級推薦、層層選拔,全市共有556人參與角逐2018年“上海工匠”選樹。經過資格認定、專場面試、專家初評、集中復審、評審發布等環節,最終產生了98名2018年“上海工匠”候選人。 被授予2018“上海工匠”稱號的張曉東,1987年參加工作,是中冶寶鋼技術第三分公司的一名焊接高級技師,曾先后榮獲上海市勞動模范稱號、上海市“十大工人發明家提名獎”、“上海市創新標兵”稱號、上海市“人才計劃”首席技師項目資助、“寶鋼集團新長征突擊手”、“寶山區第七批及第八批拔尖人才”稱號。2016年,張曉東技師工作室獲得了“上海市創新工作室”和上海大師工作室的稱號。 二十年來,張曉東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之外,還兼職為公司培訓焊接專業人才,平均每年培訓電焊技術工人達100余人次。他帶出的徒弟中有12人獲得了高級技師和技師證書,20余人獲得了高級工證書,曾取得全國建設系統比武上第八名、上海市職業技能金獎的好成績。有一人榮獲上海市“優秀農民工”稱號、一人寶山區焊工比武第一名,多人獲寶鋼設備系統技術比武前三名。 他本人研發的RH浸漬管專用焊割裝置、大型鋼梁的矯正裝置、氧槍的對中安裝裝置三項技術成果,獲得國家實用新型發明專利。參與編撰的《檢修工藝鏈—焊接篇》被作為公司的企業標準,有6篇專業論文先后在《冶金設備》、《工業建筑》、《焊接》等核心雜志上發表。 張曉東大師工作室參與研發的大型轉爐檢修工藝,被鑒定為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編制的《大型轉爐托圈的裂紋修復》貨的全國冶金建設系統“QC”成果發布一等獎;成功開發出了滾筒托圈在線修復法,節約施工時間近7天,創造了近百萬的經濟效益;開發出了三點球面厚板焊接工藝,使轉爐提前20天投入生產,創造了千萬元的經濟效益;組織450噸大型行車梁斷裂搶修,并得到行業內專家的高度好評;發明的大型方形梁矯正裝置使大型港機提前15天投入生產;組織的焊接工藝評定為公司獲得的鍋爐壓力容器的安裝資質起到了關鍵性作用。 面對接踵而至的榮譽,張曉東并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而是堅定作為一名工匠的執著追求。因為在他看來對職業的全身心投入,不受各類因素的干擾去追求極致,是一名優秀工匠的必備素質,也是一名工匠能夠不斷創造新技術的根本精神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