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周世麗 在中冶寶鋼技術第一分公司,周世麗的名字人人盡知,可是要找到她,著實費了點難度。隨便問一名員工,他都會告訴你:“哦,周姐啊,她在5號修磨電氣室校線。”等走到5號修磨電氣室,沒有找到她;再問一名員工,他則告訴你:“周師傅剛走,可能到水處理去了吧!”等我們走到水處理,心中不禁啞然,又沒看到她的影子。最后可是費了點“周折”,在1號連鑄機結晶器電氣操作柜旁“逮”到了她。 “沒有什么好說的,我覺得這是我該做的,要么不做,要做就把他做好了。”這就是周世麗,干凈的皮膚、高挑的個頭、有神的眼睛、直爽的性情,很容易讓人親近……。周世麗,人如其名,清秀而美麗,在檢修這個男人的天下從事維修電工多年。她忙碌的身影經常穿梭在冰冷的鋼鐵設備中、復雜的電路圖紙前和火熱的加熱爐旁。在這個男性世界的領地里,她干著和男同志一樣的工作,并善于利用女性靈巧細心的優勢更好的完成工作。無論是產線在建還是設備檢修,無論是做電調工還是做維修電工,環境和工作的改變都無法改變她那顆熱愛工作的心,她用靈動的手指譜寫著工作新篇章。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周世麗積極向上,敢于拼搏,幾年來,一項項榮譽詮釋了她的執著和汗水。 2010年獲得中冶寶鋼技術職業技能大賽(高級)女子組第一名; 2011年獲得中冶寶鋼技術首屆運保技能競賽團體第二名; 2010-2011年獲得“中冶寶鋼技術巾幗獎”; 2012年獲得“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 2013年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諸多成績是對周世麗辛勤工作的肯定和褒獎、也是總結。如今,周世麗依然兢兢業業、任勞任怨、踏踏實實的工作著,不辭辛苦地奔波在檢修一線。 工作中的“拼命三郎” 斗轉星移,日月交輝,鮮花開了又謝,樹葉綠了又黃。人生短暫,而周世麗二十余年如一日堅守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她勤奮好學,遇到困難時從不躲避,總是有股不認輸的韌勁兒。她敢于鉆研、敢于拼搏,在工作中主動出擊,用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幫助甲方點檢解決遇到的難題。 2011年10月份,連鑄作業區承接了不銹鋼事業部熱軋RM除塵技術改造項目,她作為電氣項目的負責人,負責全部電氣設備的安裝調試。包括6個電氣柜、2臺90kw風機、2臺整流變壓器的安裝。周世麗接到任務后,認真熟悉圖紙,組織施工人員熟知施工方案,并進行詳細的技術交底。在施工過程中每當發現問題時,她主動與項目組、設計院及廠家進行溝通交流,查閱資料及時解決問題,使得線路錯誤率為零。電除塵上的整流變壓器圖紙底座位置和實際不符,無法進行安裝,后來,通過和廠家的研究和現場的勘察,采用制作框架加高底座確保安裝。對于技改工作中的安全問題,這項本不屬于她的工作,她也非常注意,RM除塵技術改造項目中,業主方要求把液位計的電纜線加長3米便于今后維修。周世麗第一反應就是,線路是220V的電壓,裸露在外非常危險,而且220V的液位計電壓等級也高,無法保證安全,她提出的這一問題得到了業主方的支持,最后經過設計變更,將原來220V電壓變更為24V安全電壓,確保安全無憂。電除塵所在的位置在露天,位置狹小,周世麗不畏嚴寒,頂著寒風放線、接線、校線,她身先士卒,堅守一線。經過周世麗和其他員工的共同努力,保證了RM除塵的一次性調試成功。 2015年2月22日早上,天氣非常寒冷,2號連鑄機中間包車水口破裂,鋼水噴出,導致集中主控箱及里面的元器件、線路全部燒毀。接到搶修指令后,周世麗和其他員工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到搶修現場,組織好人員,著手拆除、更換電氣元件、修復主控箱。由于甲方要求盡快恢復生產,而且春節期間,人員緊張,周世麗帶著兩名員工克服重重困難,他們分工合作,先將燒毀的元器件拆除,然后對照圖紙進行安裝和拆線、分線、校線,經過三人36小時的連續奮戰,大功告成,不辱使命。得到了甲方設備部門管理人員的翹手稱贊。這樣高難度的搶修,周世麗到現在也記不起到底多少次了。 學習上的“求知達人” 現代科學發展日新月異,知識更新飛速加快。同樣鋼鐵行業的飛速發展也離不開技術更新,需要“檢修人”在工作上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措施更加科學得當。周世麗雖然已過不惑之年,成績斐然,榮獲諸多榮譽,但從不居功自傲,坐享其成,她時時刻刻“加油充電”,用科學知識武裝著自己。幾年來,她不僅學習取得了高級電工證和電工技師證,還自費學習獲得了計算機操作員證。2015年8月,作為唯一的女性學員,周世麗參加了中冶組織培訓的電調工高級技師證的學習,期間,勤奮努力的她,獲得“最佳學員”稱號,技師答辯中,她將豐富的電調知識和現場的實踐知識相結合,侃侃而談,令在場的老師交口稱贊。此次的學習由于時間緊,內容多,每天上課時間達12小時之久,即便如此,每天放學后,為了更好的掌握學習內容,周世麗在記憶力減退的情況下,用“爛筆頭”的方法幫助記憶,同時對要求掌握的電腦知識更是一遍遍不厭其煩的練習,經常學習到深夜。“功夫不負有心人”,現在,周世麗已經能夠熟練運用CAD制圖和PPT,為她今后更好的工作增添了“法寶”。 曾經,周世麗說過這樣一句話,干一行,愛一樣,鉆一行。雖然她已不再年輕,然而卻有著一顆年輕人積極上向的心,2014年,她的論文《淺析高壓電氣調試技術》在國家級雜志《中國科技博覽》2014年44期發表。當問及她撰寫這篇論文的初衷時,她談到機械和電氣是檢修行業中兩大專業,電氣設備的檢修質量直接影響著生產,這篇文章主要是幫助其他員工更好的掌握高壓電氣調試方法,少走彎路。在工作中,周世麗發現很多調試高壓的試驗人員不清楚試驗的方法和目的,缺乏試驗的前后順序,并且對高壓正常運行是否有影響、高壓試驗后是否合格也缺乏正確判斷。多年的調試經驗讓她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其他員工少走誤區,高壓電氣調試是來不得半點馬虎的。“想必干,行必果”。正是在這樣的思路下,這篇論文才應運而生。為了能讓論文淺顯易懂,她拿出自己多年的工作筆記,從安裝調試經驗中梳理出相關高壓電氣的知識,并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為了保證其正確性,還請教了相關的技術人員,最后制定出一套簡單可行的高壓電氣安裝調試方法。《淺析高壓電氣調試技術》,這篇論文以高壓柜檢測試驗為例,科學地闡述了高壓試驗和步驟的理解與分析,使調試高壓的試驗人員在思想上有一個清楚的調試思路,達到正確的檢查試驗高壓電氣設備,對保證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具有重大的意義。她的這篇論文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實用性強,被很多高壓電工作為入門教材。 周世麗愛廠如家,對電氣設備的鉆研她樂在其中,她的夢想是把更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檢修中去。比如通過設備改造變繁為簡,既省時、省力,又保障安全,可以說是一舉多得。而她根據多年累積的現場經驗撰寫的數篇論文就如同“綠色通道”,為其他員工打開方便之門,避免了工作中的彎道和岔道。“一支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周世麗無私地將自己所能傳授給年輕的員工,讓他們的技能得到質的升華,受益匪淺。春色滿園、百花齊放詮釋了“中冶人”共同的夢想。 學生心中的“良師益友”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周世麗默默無私的奉獻著,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承擔起新進員工的技能培訓工作,利用內部培訓、集中輪訓的方式,結合現場檢修遇到的問題,傾其所能、毫無保留地把知識傳授給青年員工。加速了新進員工的成長,豐富他們的知識結構,提高了他們的工作效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她利用業余休息的時間撰寫教材、備課。或在休息室、或在檢修現場,給他們講述電氣自動控制原理、儀表檢測知識、電動閥門原理、高壓檢修規程、電氣故障的特點及處理方法等檢修現場常用知識。為了使學員加深印象,她還自行編寫試卷讓大家做,然后認真批閱。對一些容易忽略的地方,周世麗會結合現場檢修實際情況,舉一反三、認真講解。面對新員工提出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她總是盡自己所能不厭其煩地給他們答疑解惑。她的上課效果得到了青年員工的一致好評。作為檢修一線工人的楷模,周世麗多次參加公司組織培養新人的義務教學,并應邀遠赴湛江培訓新人。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巧在授法,重在練化,貴在養習”。周世麗對于年輕員工,先激發他們對工作學習的興趣,也就是熱愛工作學習,然后傳授得當的方法,最后讓學員多看、多做,勤加練習,使得效果事半功倍。二十多年來,當工作上遇到很多困難時,不服輸、爭創一流的進取意識時時激勵著她,對工作的高度責任心和使命感,促使她面對困難,迎難而上,挑戰自我。隨著科技的飛速發展,她時刻感到知識貧乏的危機感,因此,勤奮學習,努力提高技術水平成為她的另一份事業。“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工作上取得的一項項成績也讓周世麗倍感欣慰。她教導學員們說,天道酬勤,無論是誰,只要堅定理想信念、熱愛工作,勤奮學習,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員工眼中的“知心大姐” 周世麗樂于助人,甘于奉獻。她不僅經常幫助有困難的員工,對待新員工,周世麗也常常從一個大姐的角度去關心他們,知道他們才離開家,難免想家,她就主動找他們談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動態,熱誠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周末時,她還會邀請他們到自己家“改善伙食”。時間久了,員工都把她當作知心姐姐,不管是生活上還是工作中遇到了困難和問題,都樂意找她吐露心聲。 說到這里,年輕的員工李景木最有發言權,李景木的家遠在廣東山區,剛從技校畢業就來到中冶,剛一開始,情況有些不太適應,小伙子不免有些想家,中午休息時,時常坐在休息室里望著窗外發呆。細心的周世麗了解情況后,找來小李談心,知道小李是想家了。想到小李住在單宿,單宿又禁止做飯,眼看著中秋節就要到了,她心里琢磨著讓小李到自家來吃頓家常飯。說做就做,中秋節這天,邀請小李到家里來吃中秋團圓飯,還按照粵菜菜譜做了幾道廣東菜。直到現在,小李想起來,還幸福無比。每到回家過年,小李總是大年初一第一個給周姐發拜年的短信。 周世麗的樂觀開朗和正能量總是感染著身邊的同事們,教會大家用平和的心態面對所有的工作,也開闊了生活的眼界視角。 生活中的“賢妻良母” 周世麗心靈手巧、蘭心蕙質,工作之余,她潛心女紅,家中客廳、臥室墻上她繡的十字繡栩栩如生,為家裝增色不少。周世麗和愛人情深意篤,工作性質讓他們聚少離多,沒有花前月下的浪漫,但相濡以沫、同甘共苦的感情讓他們彼此牽掛思戀。溫柔賢惠、勤儉持家的周世麗,把家布置溫馨舒適,成為愛人和孩子幸福的港灣。周世麗的愛人也是在檢修一線,家里根本無法照顧,家中老人也遠在千里之外,無法幫忙。為了讓孩子理解自己對他的愛,周世麗經常抽空陪孩子談心,她對工作的摯愛和對孩子的慈愛之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孩子,孩子很小就非常懂事,如今孩子已大學畢業,走上工作單位。周世麗事業家庭雙豐收,她創造了一個成功的女人背后有一個成功的男人和一個優秀的孩子的傳奇,也創造了“魚和熊掌”兼得的奇跡。 周世麗是智慧勞動、勇于攀登的楷模,事業上的成功完成了人生意義的升華。她還是執著追求、贏得成功的典范,默默的奉獻中實現了人生價值的突破。她從來沒有什么豪言壯語,也沒有什么驚心動魄的壯舉。但是,我們可以從她二十余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獻中解讀出什么是平凡之中的偉大追求,平靜之中的滿腔熱血,平常之中的強烈責任感! 
工作場景 
工作現場 
生活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