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上海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張濤 張濤,一個普普通通的名字,僅人人網上姓名為“張濤”的用戶共有96000多人,其中不乏名人、明星。最近,中冶寶鋼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第二分公司普普通通的員工張濤,卻一不小心也有了點小名氣,喜獲2015-2016年度上海市職工職業道德建設先進個人稱號,成為人生另一個起點。 2007年7月參加工作以來,張濤踏實工作,實現了從農民到鉗工、從一線普通工人到技術骨干的轉變。他經驗豐富,技能過硬,熟練掌握大型高爐設備的機械原理和檢修工藝規程,攻克了上百次技術難題,避免經濟損失和高爐設備隱患,確保了生產穩定順行。在他的帶領下,一個普通的班組變成了先進團隊,獲得“雙文明建設先進班組”榮譽稱號,2014年、2015年度連續被寶鋼評為“設備檢修信得過班組”。 勤奮好學,提升自我實力 勤奮、樸實的張濤,剛剛參加工作,就積極向身邊的老師傅虛心求教,學習設備檢修的基本技能。在平常檢修中,從不干完了事。施工過程中,他會多問、多記,完工后多總結、多思考,總結項目所要的工具、工種、工序和安全質量要點,就這樣他一直堅持用心累積檢修經驗。通過幾年的努力,成長為團隊帶頭人。設備檢修班組的頭兒不僅要帶領班組每天按時、按量完成檢修項目,更要認真負責地做好各項安全工作。他深知自己安全技能還有所欠缺,因此工作之余,積極學習安全知識及安全管理規定、文件,有不懂的方面主動向安全員及管理人員學習請教。在檢修工作中不滿足于單一技能上的進步,不斷努力學習,他獲取架子工證、起重指揮操作證,成為了一名檢修“多面手”,他是青年員工積極學習專業技能的一個“標桿”。 執著奉獻,打造堅韌班組 “肯干、能干、會干”是同事們對張濤的評價,看似身材瘦弱的他有著堅韌的毅力和使不完的勁,作為一名檢修工,就不能怕臟活、累活,他帶領班組總是沖鋒在前,勇于承接作業區的危險、艱苦的項目。在一次高爐定修中,張濤班組承接了爐頂下閥箱整體更換大型吊裝項目,該項目是定修主控項目之一,而且施工時間長、安全風險大、技術難度高。在施工過程中,張濤總是忙前忙后、沖在最前方:他一會爬上閥箱仔細觀察吊點,一會又帶領員工舉起近70斤的手拉葫蘆把它掛設到位······由于拆除法蘭螺栓空間狹小,正好發揮了他瘦弱身體的特點和優勢。在下半夜的施工中,組員干累了輪換休息,而疲憊的他依然干勁十足,正是由于他沖鋒在前,不怕臟、不怕累的堅韌精神,感染和團結了班組組員;經過近20小時的艱苦奮戰,他們按節點安全、順利地完成了下閥箱整體更換,確保了高爐按時送風,獲得甲方及隊部領導的一致好評。在“老黃牛”張濤的帶領下,他把班組打造成一只能打“硬戰、持久戰”的團隊,幾年來,張濤主動承擔了眾多高難項目,如脫硫吸收塔系統改造、高爐水冷齒輪箱整體更換、上密驅動臂更換、熱風爐燃燒閥更換等大型設備的檢修項目。 心系業主,發現設備隱患 今年3月27日,一個普通的周日,張濤被呼出進廠參加寶鋼三高爐TRT搶修,期間他帶領1名組員前往四高爐休息點位置取工具,此時他隱約聽到遠處主皮帶尾部傳來的“咣當”聲,憑借他極強的工作責任心和扎實的檢修業務能力,他感覺這聲音來得不正常,于是他循著聲響,來到了主皮帶配重輪上方的平臺,發現9#改向輪表面的膠皮已經磨損、開裂,輪壁上的一根短軸已斷裂,隨時可能造成主皮帶撕裂的重大設備事故;事不宜遲,他隨即聯系甲方點檢員,并將信息上報了他的作業長,經甲方研究后決定高爐臨時休風,對9#改向輪進行了更換。發現四高爐的設備故障后,張濤沒有選擇“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發揮了主人翁精神,“業主的事,就是我的事”的責任意識,他沉著應對,避免了皮帶撕裂造成高爐長時間停產的嚴重后果。事后,寶鋼股份煉鐵廠黨委書記親自為張濤頒發了“超值貢獻獎”,對他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他沉著冷靜地查明設備故障、避免高爐設備1300萬元經濟損失表示由衷的感謝。 關心同事,助其順利成長 在工作和生活中,張濤以誠待人,總是熱情地為同事排憂解難、熱心幫助身邊有困難的人。2013年,曾勝彪成為班組的一員,作為班長的張濤,主動迎接新來的同事,耐心地引導新員工熟悉原料區域的設備,細致地講解現場的安全注意要點。有一天,張濤細心地發現這位新員工似乎心事重重,他熱心地詢問新員工的情況----原來由于剛來上海工作,這位新員工手頭拮據,下個月的房租至今還沒有著落。知道這個情況后,張濤主動借錢給他,幫助他度過暫時的困難。他的這種關心,拉近了新老員工的距離,讓新員工倍感集體的關愛,同時也促使該名員工迅速融入檢修工作并逐漸成長為骨干員工。在張濤的鼓勵下,該員工參加2015年中國技能大賽---上海市寶山區職業技能競賽,以優異成績取得了電焊工(四級)競賽項目一等獎的好成績。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言:“人世間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勞動來創造的。”張濤正在用自己的實踐來印證這樣一個真理,努力成長為一個新時代的檢修人。 
喜獲殊榮 
工作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