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冶寶鋼技術顧紅飛 “工匠精神”的核心概念,是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2016年,中冶寶鋼技術第三分公司顧紅飛同志受到了上海市政府領導親切接見,并被授予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及獎牌。新時期“工匠精神”在顧紅飛勞模工作室得到了更好的詮釋,在這個創意空間里,聚合著七名優秀的創新標兵與技能拔尖人才;而找到最合適自己的題材與內容、不斷地將研發成果與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是近年來這些行業工匠們所有創新所追求的內核。 創新成為工作室的獨特標簽 這是讓顧紅飛勞模工作室尤為滿意的一個版本:一套“雙向同步頂升橫移裝置”可以四點同步頂升,最大頂升高度與橫移距離分別為180mm、500mm,最大起重量達600噸。 這套由起升機構、主被動橫移、動力控制系統、走行輔助裝置4大系統組成的套裝設備,由PLC集中控制的整個系統,采用2組各3臺電動液壓千斤通過拉線式傳感器,實時將頂升與橫移的精度反饋給PLC進行調整,讓最高精度同步控制在0.5mm之內。 都知道,舉起來不見得是難事,而既要舉高亦要移動,是最考驗功力的;諸多的重大型設備間隙調整、移位嵌入難題,使用這套裝置可以迎刃而解:寶鋼一煉鋼3#轉爐三點球面支承座更換、二煉鋼5#轉爐驅動側軸承座墊高、煙罩角度偏移糾正,寶通鋼鐵2#斗輪機回轉交叉軸承更換等項目證實,它對于現場狹窄空間的適應性更強,中冶集團科技成果鑒定認為,該套“雙向同步頂升橫移裝置”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顧紅飛工作室的每一項創新,都有自己獨特的標簽: ——發明直爬梯的攀爬裝置及攀爬方法、新型專利直爬梯攀爬鉤、實用新型用于手工編插鋼絲繩的插刀均已獲得專利證書; ——橋式裝卸船機的拆除方法發明專利、遙控可調節吊具發明; ——由工作室參與的大型轉爐在線檢修工法,其科技成果鑒定為國際先進,同步發明爐口水箱更換專用吊具; ——研發出提高CUS傳動鏈條更換效率工法(獲得2014年全國工程建設優秀QC成果活動二等獎)。 用BIM技術精準定位重大項目 幾乎所有參加顧紅飛主持大型吊裝的人都發現——利用新技術是他獲取真諦的不二途徑。 在2014年寶鋼一煉鋼460t/80t冶金鑄造起重機安裝標書編制中,顧紅飛工作室就首次與公司BIM研發團隊合作,組織策劃利用三維實體建模技術,真實模擬460t行車安裝全過程且制作方案,同步利用BIM技術進行技術交底,依據圖紙和廠房環境進行的真實尺寸三維實體建模,逼真的動態模擬了施工流程和干涉偵測,通過視頻畫面標識出吊裝各個關鍵工序和注意要點,形成完整的可視化施工方案,為這個大型、難點項目提供了有力支撐,進而安全精準的提前5天完成設備吊裝任務。 去年六月在寶鋼馬跡山港區,需要拆除并安裝的新型斗輪堆取料機,僅懸臂梁就屬目前亞洲最長的65米,安裝時需要600t履帶吊等4部起重機同時配合,安裝工序和精度遠超人們的想象。 根據現場勘查和模型,顧紅飛提前與BIM建模團隊合作,技術模型分組結構件達到800多個,通過三維模擬和演示驗證出施工方案的可行性,細化到每一鉤和每一個要點,同時吊裝順序、現場安全性上也有了更直觀理解,針對整個作業的關鍵65米長懸臂梁采用八點平衡吊裝,對重134t、長度52m的三角架、配重架采用主吊索和手拉葫蘆調節平衡的吊裝工藝,幾個重點過程的成功把控,大幅提高整機拆除、安裝效率。 顧紅飛工作室集合的創新點,還有與公司BIM建模團隊合作,在寶鋼18U3#抓斗式卸船機三維建模和拆除工程三維建模等,通過運用BIM技術,實現建筑工程吊裝的可視化和量化分析,進而提高工程建設效率,這項前沿新技術的運用,讓這個工作室走在了國內鋼廠設備檢修領域的最前端。 不斷提升是工作室“匠心”所在 “必須去學習更多專業的東西,才能在一個領域領悟的更深”。 為了能夠真正帶出一個過硬的團隊,顧紅飛不停地實踐摸索,在已達十年的時間軸上,他從事的600余篇項目技術總結,竟達厚厚的12本;顧紅飛本人對卷揚機設置、滑車組穿繞、吊物的吊點選擇、吊索具受力計算等有著豐富的實踐經驗,作為公司首席起重技師,他同時兼任上海市人保局起重工等級證考評員與實訓教師、中冶集團起重工高級考評員等工作,把經歷轉化為經驗,把體驗轉化為生產力,已成為顧紅飛工作室的要務。 作為公司起重培訓建設的牽頭人、實施者,顧紅飛一方面策劃組織編制相關培訓教材,并按照年度培訓計劃組織實施起重吊裝培訓工作,同時積極利用培訓場地和平臺,改進和研制了大量實用性強的起重機具和器材,使起重實訓質量和成效有了明顯提高,僅去年就培訓了8批起重架子工,其中起重工技能提高培訓4批79人,架子工技能培訓3批14人,高級起重工取證培訓14人全部合格,學員多次在寶鋼設備部起重技術比武中獲得團體第一、囊括個人前三名的好成績。 顧紅飛勞模工作室在做的還有許多:收集一線各類的起重吊裝方面的先進技術,通過數據論證和可行性分析,經過實踐檢驗輸入工作室資料庫;不斷編制新的專業論文、工法、科技成果以及專利,使工作室成為一線員工技術創新的有效平臺,一個個創新成果在這里誕生……。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上海市勞動模范”、“上海市技術能手”,顧紅飛工作室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大企工匠們的“匠心”所在就是不斷創新,唯我獨創,因而不易替代,不易復制。 
勞模殊榮 
刻苦鉆研 
勞模工作室揭牌 
科技創新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