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漢東新任省委書記沙瑞金邀請抗日老革命、前漢東檢察院常務副檢察長陳巖石給漢東省委干部講一講云城攻堅戰的情況,老檢察長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大家講述了在當時的殘酷戰斗中為啥入黨?咋入的黨?為啥入黨?因為入了黨就會享受到一種“特權”,這個“特權”是什么呢,就是在危險時刻只有黨員才能扛著炸藥包冒死去炸敵人的碉堡,去用自己的生命去贏取戰斗的勝利的權利。咋入的黨?陳巖石為了能加入尖刀班能擁有扛炸藥包的特權,虛報了兩歲加入了共產黨,為自己爭取到了黨員所擁有的“特權”。在殘酷的戰斗中他所在的尖刀班十六人犧牲了九個,負傷七個,一名跟他一樣剛入黨的15歲小戰士就犧牲在了戰場上,雖然只有僅僅一天黨齡,但是其黨性如此堅定,他用生命詮釋了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真正含義,讓人深感敬意,其黨齡雖只有一天,但是其黨性卻長久留存。當沙瑞金書記問陳巖石老檢察長由于虛報年齡而失去晉級副部級干部的資格后不后悔時,老檢察長堅定的回答他從來沒有后悔過,因為相比與他一起參加戰斗戰死的其他尖刀班同志,他已經覺得自己非常幸福了。一堂短短的“黨課”,深深教育了劇中的省委干部們同時也深深教育了劇外的我。 如今的黨員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過著舒適的生活,早已缺少了革命年代的那種堅定的“黨性”,部分老黨員已經逐漸丟失了思想信念,忘記了入黨初心,部分新黨員把加入黨組織作為升官發財的階梯,不能很好地為黨和人民工作,個別黨員甚至高級領導干部利用手中的權利搞權錢交易、貪污腐敗、道德淪喪,喪失黨性,一丁點糖衣炮彈就倒下了,更不要說像戰爭年代的黨員那樣為黨和國家的事業奉獻生命了。黨員越來越缺乏黨性,越來越看重權利,腐敗問題越來越嚴重,民憤越來越強烈,已經到了再不高壓懲治腐敗,就會面臨亡黨的“危險”境地。黨的十八大以后,黨中央大力“打虎、拍蠅”,并且常態化持續不斷的高壓反腐,取得了巨大的成效,一個個“害群之馬”紛紛落馬,“中國夢”、“群眾路線”、“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一系列黨內教育活動的開展,及時為黨員干部“刮骨療傷”,堅定理想信念,喚起了黨員入黨初心,增強了黨員黨性修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最根本的職責就是為人民服務,一名黨員的黨性“強弱”,不在于有多長的黨齡,也不在于身居多高的職務,更重要的在于為黨奉獻了什么,為民做了哪些實事,對比“黨齡一天”的小黨員,我“慚愧不如”,當今社會不需要黨員為黨奉獻生命,只需要每一名黨員大膽亮出自己黨員的“身份”,在群眾需要的地方奉獻自己的能力,在解決群眾問題時、在黨的事業中時刻謹記共產黨員的光榮職責,用行動向革命年代犧牲的黨員、向老黨員、向身邊優秀的黨員靠攏,我相信黨內政治生態必將回到“風清氣正”,群眾堅定擁護共產黨的決心就會永遠持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