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珍海味、風味小吃自問也吃過不少了。無論是知己小聚還是朋友豪飲,這么多年就是沒看到過哪家店有賣家鄉的酸湯子。 每每要回家的前一天就要打電話告訴母親“我要吃酸湯子。” 其實它的制作并不復雜,原料也很簡單—玉米面。 小的時候總是看到母親把玉米面用水和成團狀,放在面盆里,上面蓋一塊布。放在熱乎乎的炕頭上。等到發酵了,就能聞到淡淡的酸味。爐子上鍋里的水燒開了,把發酵好的玉米面團成土豆那么大的一個一個的團,輕輕的放進開水里煮,要稍微煮一下就撈出來,然后再放回面盆里和勻。等到鍋里的水再開,母親就在左手的大拇指上帶上一個喇叭狀小漏斗。漏斗出口大概比筷子還要細一些。隨著母親的邊擠邊甩,那些面團變成了均勻的條狀落入滾開的水里。 “吃飯啦!別玩了,吃飯!” 光滑爽口,略帶酸味,酸中還透著甜,再配上母親自制的醬黃瓜、小咸菜....嘶!那叫一個爽!! 驅走了一身的寒氣帶來了家的溫暖。 其實那個時候好象“家”就是母親,母親就是家! 小的時候這是主食,是要吃飽肚子的。 現在每次我們兄妹回家都要吃,母親也非常愿意做。可是它不再是填飽肚子那么簡單了。好象又增添了很多的內涵。 母親總是端著鍋站在桌子邊上,看著一桌子的我們和我們的兒女香甜的喝著酸湯子,臉上的表情是關注著誰的碗里可以再加一點了。 父親卻總是在遠遠的看著我們,不時的說“吃一點解解讒就行了,沒什么營養的又不好消化。別喝太多了”。 說實話,酸湯子確實不是什么著名的小吃也沒有那么多的營養價值。但在我的心中,卻是任何吃食都無法比及的,因為那是家的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