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苦。 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于右任:《望故鄉》 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一種信念,堅如磐石,至死不渝;一種記憶,苦難輝煌,歷久彌新。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70年前,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徹底粉碎了日本軍國主義滅亡中國的圖謀,這場勝利使得古老的中國在血與火的洗禮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開啟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征程,歷史長河中這短暫的一瞬卻被定格為永恒。 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在國家危亡之際,在民族存亡之時,一批批優秀的中華兒女義無反顧的投身于抗擊日本侵略,保衛家園,捍衛尊嚴,在為抗戰勝利不惜付出生命的正義斗爭中,用血肉之軀書寫了一曲曲鐵血衛國的悲壯戰歌。 約翰拉貝說:“可以寬恕,但不可忘卻”。因為我們熱愛和平,所以我們更應該銘記為中國抗日戰爭獻出生命與鮮血的革命先烈們。我們選擇寬恕,是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再一次上演,我們選擇銘記,更是為了避免這樣的悲劇重演。我們不能忘記戰斗在白山黑水間,以冷云為代表的八位抗聯女戰士,在彈盡糧絕,身陷重圍之際,攙傷相扶步入寒江,寫下“八女投江”的壯麗篇章;我們不能忘記馬革裹尸酹壯志,戰死緬北,為國捐軀的戴安瀾將軍,他用實際行動表明自己:鎮狂飆于原野,挽狂瀾于既倒,誓死振興中華的凌云壯志;我們不能忘記在強敵面前,浴血奮戰,連續打退日偽軍五次進攻,斃傷日偽軍近百人,終因寡不敵眾,全連彈盡糧絕,全部壯烈犧牲的劉老莊連八十二壯士,他們用生命踐行了他們火線入黨申請書中所寫下的鏗鏘誓詞“在黨最需要的時候,我將把自己的生命獻給黨和人民,絕不給我們黨丟臉,絕不給中華民族丟臉”。我們不能忘記的革命先烈還有很多很多,他們可能來自五湖四海,可能出身不同,身份不同,政見不同,但在民族大義面前,同仇敵愾、共赴國難,鐵骨錚錚、視死如歸,奏響了氣壯山河的英雄凱歌,他們是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以身殉國的杰出代表。 溫暖的陽光透過綠蔭灑在祖國大地上,青天朗朗,白云悠悠,先烈們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一刻的美麗景象呢。烽火硝煙的歲月已離我們遠去,但歷史不容忘記,革命先烈的精神不容忘記,忘記歷史便意味著背叛。革命先烈浴血奮戰,不畏艱難險阻,勇于犧牲,為中華民族抗日戰爭的勝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勛。他們所體現出來,艱苦奮斗,頑強拼搏的優秀品質,也是今日支撐我們追求進步,奮發向上的力量源泉。北島說:我們沒有失去記憶,我們去尋找生命的湖心。在災難的記憶力成長,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警示未來,汲取精神的力量,堅定和平的信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