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日,寶鋼湛江焦爐順利點火, 標志著湛鋼煉焦工程建設取得了階段性勝利,為“6.30”焦爐工程全面投產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這是五冶湛鋼建設者們經過近一年拼搶施工的成果,來源于五冶人對“焦爐之冠”美譽的那一份自信與珍視。 2013年12月,湛江鋼鐵基地項目煉焦及煤氣精制工程正式開工,隨著工程的深入開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靜載試驗已施工的樁基承載力達不到設計要求,主線工程無法繼續進行施工,經專家會決定施工區域內1940套樁基必須復打復壓處理,不但增加項目成本,也造成工程進度拖期80天,后期施工還要面對春節、湛江雨季、高溫、臺風等一系列惡劣環境影響,屋漏偏逢連陰雨,這一系列的因素導致工程施工寸步難行。 “沒辦法,只能搶!在管理上搶、在技術上搶、在安全質量上搶,壓力再大我們也只能迎難而上!”面對嚴峻的考驗,五冶湛鋼焦化項目部經理李盛偉發出號召,帶領項目團隊打響了拼搶工期的艱苦戰役。 向管理要時間,面對工程進度與2014年春節放假相互影響這一難題,為將春節影響造成的損失減到最低,項目部采取了摸底調查,為來自同一地方的員工統一訂票或租車,解決了節前買票難、坐車難的后顧之憂,全體員工均能全身心投入工作中,為充分利用節前旱季施工的良好時期搶進度做出了努力;其次減少春節期間休息時間,提前恢復生產。經動員,留守項目部民工有約100多名民工,滿足工地正常開工的條件。為此,項目部在節前資金異常困難的情況下,擠出部分資金采購一批鋼筋、水泥等主材,有了材料保障、有了100名民工的支持,項目部在春節期間僅僅停工休假3天,大年初四恢復正常施工,大大減少了春節假期造成的停工損失。 “人荒”解決了,技術難題卻來了,樁基上浮無疑造成不均勻沉降,進而影響上部結構安全。項目部在業主的領導下迅速組織專家分析會,第一時間找出樁基上浮原因及制定措施。李盛偉在分析會上承諾:“工程不能因此而停滯,我們將不惜一切代價確保結構安全”。為了一句“干就要干好”的鏗鏘承諾,項目部一步一個腳印走在踐行諾言的大道上。首先迅速組織技術人員和作業隊伍對上浮樁基全數復壓復打;其次重點做好復壓復打過程中樁基標高、位移的數據監測工程;最后對復壓后的樁基進行承載力試驗,滿足設計要求,確保了單樁承載力。直到4月5日,復打復壓樁基處理完畢,此時,已距離開工過去了整整4個月。 解決樁基上浮技術難題,原以為可以甩開膀子大干的五冶川軍勁旅卻遭遇了接二連三的天災:不是地面長達10個小時的40度高溫,就是如神話里的魔鬼一樣的臺風。此等條件如何施工,如何穩定軍心,如何推進工程進度?一些作業隊伍在臺風肆虐、高溫炙烤的天氣下打了退堂鼓,但五冶項目部全體人員深知,開弓沒有回頭箭,“五冶人”不僅不能退,還必須優質高效建設好湛江焦爐!天氣熱,項目部合理安排作業時間,錯開高溫時段,同時安全人員組織全天供應淡鹽水,定時發放十滴水、正氣液等防暑藥品。安全經理何成說:“確保安全就等于工期提前了一半。”無論天氣有多熱,他總是戴上安全帽堅守在工地上,衣服脫下來都能擰出水,加上放眼望去盡是黃土,車一過便是塵土飛揚,可是時間不等人,哪管臉上是汗還是灰。 2014年的夏天,項目全體人員將一生難忘。進入6月狂風暴雨便如家常便飯,期間平均降雨量高達2000毫米,暴雨來臨,大家只能“望洋興嘆”,而此時焦爐土建施工正值高峰,如何破解僵局?項目部果斷決定“見縫插針”,根據天氣情況靈活調整作息時間和工作安排。只要不下雨,只要天色還亮,施工作業就不會停止。同時,即便是大雨滂沱,項目部人員也堅守現場,對工地圍墻、基坑支護、現場排水、起重機械設備等安全狀況進行嚴密監控。雨過天晴,保障安全的前提下第一時間恢復施工,絕不浪費半分鐘。 風雨過后,沒有看到彩虹,迎接湛鋼建設者們的是超強臺風。雖然項目部提前對現場鋼筋棚、木工房、塔吊、焦爐大棚等生產設施做好加固措施,生活大臨用房全部采用防12級臺風的集裝箱,但是依然無法抵抗7月“威爾遜”、9月“海鷗”。強風暴雨橫掃過后,現場一片狼藉,煙囪滑升平臺和井架完全被摧毀。面對慘狀,欲哭無淚,但是前進的腳步沒有因此而停留。項目全體成員第一時間冒雨投入現場清理中,腳手架損壞重搭,圍墻倒塌重建,材料、基坑受浸疏通排水,通過大家的精誠協作,與天爭、與地斗我們勝利了。在歷時6個月的跨高速施工中,工程沒有出現一例安全事故,在各項檢查中,工程質量也全部合格,這為工程的快速推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每個小時都很珍貴”,這是李盛偉在焦爐工程施工中的最大感慨。從5月到11月,項目部全力以赴,與時間賽跑,與臺風抗爭。確保了湛江鋼鐵核心生產流程的重要環節——焦爐工程施工優質高效的向前推進。 如今,作為保湛鋼“15.9”投產的焦爐工程大戰正酣。五冶焦化項目部將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投入到寶鋼湛江工程建設中去。全體參戰人員為著“只許成功,絕不言敗”的信念奮勇前進,在東海島上再展五冶雄風,為“焦爐之冠”增光添彩。(彭堯 方夢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