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暴發以來,呼吸內科正是最對口的學科,經歷過SARS防控的上海中冶醫院呼吸內科許秀春主任知道,要有一場硬仗打了。
對口院內發熱門診、支援武漢、支援區定點隔離中心,呼吸內科的同志首當其沖、毫不畏懼,艾志勇、樊興海、羅娟、王燕嬌、錢莉等醫護人員紛紛報名沖上一線。由于院內外人力的需求和調度,許 主任與大內科丘軍主任緊急進行人員崗位的流轉調整,呼吸科支援一線,其他內科就支援呼吸內科,所有人員迅速到崗,根據實際需求,保障了科室的運轉和前線的需求。 要有效做好全院的疫情防控工作,不光是一個科室的事情,從一線疑似病人的接診排查,到醫療、護理、院感的工作銜接,再到全院疫情的防控部署與保障,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環環相扣。許主任這樣的老專家自然被派到了院內專家組之列,擔任起了院內培訓和會診指導的任務。這是一個未知的病原體,官方渠道每天都在通報最新研究訊息,國家診療方案和醫院防控方案更新了數版,許主任不敢輕視任何一個病例細節,問診、臨床癥狀、檢查結果,她通通要仔細研究、鑒別分析,同時為全院員工和重點部門做培訓。 農歷臘月二十九,全院接受首次重大考驗的那個晚上,正是許主任的會診班。4輛重點地區私家車抵滬,車上有人發燒,由社區醫生和交警陪同來院,十余個重點地區的病例等待處置,緊張的氣氛籠罩在發熱門診、籠罩在醫院會診室中心。病歷、報告一張一張發出來,會診室的人進進出出,許主任在會診室里一待就待了一夜,凌晨5點許主任才到值班室里打了個盹。 許秀春主任還是寶山區醫療專家組成員,全區8家發熱門診定點醫療機構所有疑似病例的確診和解除,都要通過區專家組會診決定,這是一項無比重要的任務。1月底2月初正是疫情發展、確診病例增加的初期,區里要求專家組成員24小時隨叫隨到,許主任清楚地記得,2月23日整晚通宵在院內會診,24日她就馬不停蹄地奔赴各定點醫院:羅店醫院、大場醫院、華山北院、仁和醫院……來回往返,不管白天黑夜,不管幾點幾分,最快時間到達。可是許主任不會開車啊,正值春節又逢疫情的時間背景,打車也不容易,許主任害怕節外生枝,想把時間成本和交叉接觸的風險壓縮到最小,就動員自己的愛人開車通勤接送自己,她愛人也非常支持,成了許主任的專職司機,就這樣,加起來一百多歲的兩口子穿梭在疫情風雨中。 其實,讓她愛人更擔心的是許主任的身體,許主任曾在2014年時因為患心肌炎,導致心功能受損,兩年前又安裝了永久心臟起搏器。帶心臟起搏器的人,應該避免大幅度運動和情緒穩定,保持心率平穩,許主任不會不知道,但她沒有告訴區專家組領導,反而說,應該是自己出力分擔的時候,不想被“照顧”。事后才知道情況的區醫療專家組組長程克文主任,對許秀春主任肅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