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有號召,團有行動,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冶醫院團委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冶醫院黨委的堅強領導和統一部署下,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務來抓,組建了醫院抗新冠肺炎青年突擊隊,團結帶領醫院團員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踴躍出了一批奮勇爭先、沖鋒在前、積極投身疫情一線防控戰斗的團干部和團員青年,為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青春力量。
85后護士長、兩個孩子的媽媽,她說自己責無旁貸 疫情來勢洶洶的除夕夜,晚5:59分,呼吸內科護士長王燕嬌接到通知:“隨首批醫療隊出發緊急馳援武漢。” “作為呼吸內科護士長,沖在前線我責無旁貸,我已得到全家人的支持”是王燕嬌向醫院申請的理由,“身披白色戰袍,肩上責任重于一切!”這是武漢疫情突發時,她在微信朋友圈里寫下的話,也是她給自己的承諾。 85后的她是護士、是抗擊疫情的戰士,但她同時也是普通人,是父母的孩子、丈夫的妻子和兩個孩子的母親。到疫區的當天晚上,她和寶貝視頻通話了,看到懂事的兒子關切的問候,天真的女兒一聲聲地叫“媽媽”,她的心都要融化了。“我覺得很溫暖,我丈夫、婆婆給了我全力的支持,讓我放心。我們醫院的領導、同事,丈夫單位中國二十冶的領導紛紛給我發來問候和祝福!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讓我倍感溫暖!”王燕嬌說:“尤其是送別時,兩鬢斑白的張院長和領導們一起幫我打包行李,千叮嚀萬囑咐,一直目送我到進機場安檢才肯離開,就像送自己的女兒,直到現在,我一想起來,內心就充滿了感動! 作為上海援助武漢的先發部隊,王燕嬌在武漢金銀潭醫院經歷著環境和人性的考驗,也感受著病毒的無情和人間的溫暖。迅速進入工作狀態后,王燕嬌的4名病人中有兩個昏迷,一個生活半自理,一個勉強能自理。剛接班的兩三個小時,交接班、換床單、幫病人擦洗、監測生命體征,喂飯……各種忙碌,不過兩三個小時,內衣已經被汗水浸得濕透。坐下來寫病歷時,才開始感到寒冷。武漢的深夜,氣溫大約零度左右。為了病人的康復和避免交叉感染,病區不能開空調,所有的窗戶也都是開著的。雖然很冷,但看到辦公室里武漢市民們自發捐助來的各種暖手寶、電熱器,又感覺很溫暖。這溫暖不僅是身體的,也是心靈的…… 王燕嬌說:“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沖在最危險的第一線是我的責任,我為自己感到光榮和自豪!我一定會牢記醫院領導和親朋好友的囑托,做好自我防護,安全地回家!” 95后團員青年,毅然剪去心愛長發奔赴疫區 在王燕嬌的感召之下同科室的95后護士也是共青團員的錢莉也加入到了這個戰場,并于1月27日(大年初三)晚隨上海第二批醫療隊增援武漢。 在援鄂抗疫醫護人員選拔中,當科主任及護士長在微信群內發布招募援助湖北救治醫療隊隊員的通知時,錢莉沒有猶豫,第一時間給遠在江蘇南通的父母打去電話,說明自己報名的強烈愿望和緣由。父母雖然十分心疼孩子,但深明大義,同意并支持錢莉報名。 1月27日下午,正在值班的錢莉接到通知:今晚19:30分隨上海市第二批醫療隊出發支援武漢抗疫。護士長走過來,輕輕地說:“晚上就要出發了,去把頭發剪了吧!”聽到要剪掉長發,錢莉“哇”一下子就哭了。留長發去疫區,不方便工作,而且會增加感染機會,必須剪短。雖然早有心理準備,但當這一刻到來,這個漂亮的95后女孩還是有些難以接受。 想到前線還有一場艱難的戰役要打,錢莉很快調整心情。回宿舍收拾東西時,她果決請室友“咔嚓”幾下剪掉了長發。 錢莉隨行的上海醫療隊接管了武漢金銀潭醫院北三樓重癥病房,這里大多數是年紀大的重癥患者,工作負荷更大,加上頭部、身上多重防護物品、防護服,干活格外吃力。一個班要工作4小時,24小時翻班,忙起來的時候,錢莉會有點煩躁,但是在老師的幫助下,在同伴的支持下,錢莉很快都能調節過來,也從沒將這個情緒傳遞出來,只有在患者的日記上記錄著,她們每天的辛苦。 2月2日,錢莉正式向上海援鄂醫療隊第四黨支部遞交了自己的入黨申請書,上面她寫到: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我不要做英雄,我要做沖在一線的先鋒,用我的青春和熱情,展現一名醫務系統共產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就在前幾天,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奮戰了21天的錢莉,迎來了25周歲的生日。上海、武漢兩地的兄弟姐妹們為錢莉策劃了生日“派對”、準備了生日蛋糕。家鄉的父母,醫院的領導、同事、小姐妹都為錢莉錄制了祝福視頻,援鄂醫療隊還為錢莉舉辦了慶祝會。這是一個別樣溫暖而有意義的生日,錢莉的小臉上久久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防守重地發熱門診迅速凝結一支青年突擊隊 發熱門診是此次防疫戰的防守重地、是最重要也是最危險的第一線,這里有一支青年隊伍,他們主動請纓,青春無畏,加入戰斗,扛起了醫院發熱門診的重任,迅速凝聚成為了一支青年突擊隊,筑起疫情防控的銅墻鐵壁。 徐琛是護理部副主任,自疫情開始,整個春節前后她一天也沒休息過,由于滿負荷工作她和老公都患上了普通肺炎,為了不影響工作,她白天工作,下了班去門診輸液,晚上回家再給老公輸液。在發熱門診急需管理援助的時候,她又一頭扎進去,每天駐扎在發熱門診進行督導和支持。 護士長涂丹丹的丈夫葛明是放射科副主任、影像診斷專家組成員。春節前家里老人帶著小女兒提前返鄉,夫妻倆原本已安排好排班準備帶著大女兒除夕前回安徽老家。疫情來襲,夫妻二人決定放棄休假,都留下。由于忙著工作,經常把才7歲的大女兒獨自一人留在家中。1月29日是涂丹丹女兒7歲生日,她和丈夫都在醫院抗疫一線加班,只有女兒一個人在家中。懂事的女兒早上自己煎了餅,中午自己煮湯圓,晚上泡了方便面,一個人度過了沒有蛋糕的生日。 馬年斌是醫院團委委員,作為團干部,還是精貴的男護士,又有在手術室的業務能力,他覺得自己無論如何都要出一份力,無論是支援湖北、還是支援發熱門診,他都率先報名,并準備了充分的“理由”。其實年前他的父親還因為心梗、腦梗住進了ICU,現在仍然沒有出院,正是需要人照顧的時候。 青年醫師單忠宇穿著層層防護用具,在診室里詳細詢問病史,做好記錄,完善相關檢查。一個一個病人的接診,檢查、詢問病史……從下午5 時接班到凌晨1時半,8個半小時里既不能上衛生間也不能喝水,加上不停地問診、說話,單忠宇感覺嗓子要冒煙了。松了一口氣后,她對伙伴們說:最大的愿望就是此時能喝上一口水! 團員李滬星外婆去世了,媽媽沒敢告訴她,姐姐悄悄發來了微信,而那一刻她還穿著防護服在未知的危險中繼續著24小時工作。噩耗傳來,她沒有請假,也沒有放下手邊的工作,而是擦干淚水繼續投入工作。面對大家的安慰,她說,“病人需要我。” 臘月二十九,只在家團聚了3天的鄒玲珊,接到護士長的電話,冒雨開了10個小時的車趕回上海。走之前,媽媽看著她,說:“再過一天就過年了,你就不能過了年再回去嗎?”她說:“媽媽,對不起,真的是沒辦法,明年再回來陪你們過年!”一到上海,鄒玲珊馬不停蹄就回到科室替換下了連軸轉的姐妹。 團員青年群像:我年輕、身體好、讓我上 面對疫情,中冶醫院沒有一位醫務人員退縮,也沒有一個人置身事外!中冶醫院的青年團員們都在為醫院、為疫情盡自己的一份力:他們中,有人主動請纓奔赴湖北、奔赴武漢,奮戰在疫情抗擊的最前線;有人堅守陣地,積極參與本地新冠肺炎防疫工作;有人夙興夜寐十二時辰,筑牢疫情防控墻,為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來看看她們是怎么做的吧! 我在出入院處為患者測量體溫,我的職責是第一時間發現發熱的人,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是醫院的第一道屏障。——中醫科趙妍妍 在疫情中堅守初心,在防控中擔當使命。——骨科王瑤 為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做好堅實的后勤保障,無論物資籌備還是基建需要,為打贏這場戰“疫”,盡自己百分百的力量。——后勤裝備部宋胤 我的護士伙伴已先后到武漢援助,科室人力凸顯緊張,我更不能離開第一線。——待產的呼吸內科周蘇琴 疫情面前,我們是勇敢的逆行者,我們拼盡全力,為所有患者筑造一條堅固的防疫線。——兒科孫婷 作為一個呼吸科一線醫生,作為直面新冠肺炎的一線醫務人員,堅決服從領導安排,保質保量完成自己的工作,堅定信念,為戰勝疫情貢獻自己全部力量!——呼吸內科楊歡歡 生命也許不是足夠漫長,但是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有生之年就要以己之力守護人民群眾的健康。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武漢加油、湖北加油、中國加油!——骨科張文薷 建康所系,性命相托。作為一名護理人,竭盡所能,絕不退縮!——護理部徐琛 眾志成城,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中國必勝!——醫教部胡燕瓊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兒童生病、家屬恐慌。我們兒科醫護熟練掌握相關理論知識,準確評估和判斷,冷靜面對兒童家屬的各種問題,在精準判斷和治療的同時也給兒童及其家屬以信心和鼓舞。 ——兒科黃珠珠 抗擊疫情,我們同行。——檢驗科陸然 …… …… 他們的行動與信念彰顯了共青團牢記跟黨初心、踐行青春使命的決心,發揚了“黨有號召、團有行動”的光榮傳統,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了青春力量。 勇挑大梁、接續奮斗,讓團旗高高飄揚在抗“疫”第一線!(韓茜) 1月27日晚,上海南站,上海第二批援鄂醫療隊員出發前,錢莉和援鄂醫療隊的姐妹們比出“心”和勝利的手勢。 2月19日,王燕嬌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做出勝利的手勢:我一定會平安歸來! 中冶醫院發熱門診青年醫護 ,逆流而上,眾志志城,共抗疫情。 |